史海钩沉

蒋琬:宰相肚里能撑船

时间:2023/04/12 10:34:06浏览:

公元234年,一代名相诸葛亮累死于五丈原,随后蜀汉后主刘禅任命蒋琬为尚书令,不久又加行都护、假节,领益州刺史,再升为大将军、录尚书事,封安阳亭侯。也就是说,蒋琬成为了诸葛亮的接班人,当时的热门人选魏延、杨仪、姜维等人反而不在其考虑之列。其实,这个决定是诸葛亮生前就已经确定下来的,他知大限快到时,曾经密奏后主刘禅:“臣要是出了什么意外的话,今后的事情适宜交给蒋琬”。

那这匹成功“逆袭”的黑马——蒋琬是何许人也?

蒋琬,字公琰,双峰县井字街人,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、军事家,官至大司马(即丞相),与诸葛亮、董允、费袆合称“蜀汉四相”,是古代第一位湘籍宰相。

蒋琬执掌蜀汉尚书令(相当于宰相),前后执政12年,为官清正廉明,处事敏捷准确,政简刑清;为人则豁达大度、宽容平和。他对自己要求严格,生活简朴,强调为官不存私心、不扰民就是最大的爱民,其公正无私、宽厚容人的胸怀堪称后世为官者的表率,真正做到了容人之言、容人之异、容人之过。

蒋琬府中督农官杨敏曾私下说蒋琬“作事昏乱糊涂,远远不及他的前人。”有人偷偷将此话打小报告给了蒋琬,司法官觉得可以以此治杨敏的罪,但是蒋琬却说:“我实不如我的前人,杨敏哪有什么罪呢。”又感叹道:“普天下人,都知道诸葛丞相神武赫然,威震八方,功盖寰宇,我怎能比得及他?我本无丞相之能,却任丞相之职,身居高位,怎么会事事处置得都得当?处事不当,那自然就是老糊涂啊,他骂得没错。”后来,杨敏因犯了事而被下狱,大家都以为他栽到蒋琬手里必死无疑,谁想到蒋琬根本就没有借此机会报复,而是依法秉公处理了这个案子,杨敏最终没有获重罪。蒋琬说道:“敢于直言参政的人,正是我求之不得的! ”

诸葛亮去世后,当时的红人杨仪自认为无论是仕宦资历还是才干都要优于蒋琬,且平定魏延功高盖世,不想如今却位居蒋琬之下,深恨之余,口出怨言,对另一位大臣费祎说:“丞相初亡之时,我要是将全军投降魏国,怎么可能会如此寂寞啊!”后主刘禅听后大怒,命令将杨仪下狱勘问之后斩之。蒋琬赶紧出来求情:“杨仪虽然有罪,但念他日前随丞相多立功劳,不能杀啊,可废为庶人。”狷狭自私的杨仪这才真正明白诸葛亮选择蒋琬的原因。

蒋琬部下杨戏为人坦诚直爽,与人言谈时,从来不随声附和,更不肯信口予以褒贬,即使对蒋琬等上司也不愿曲意逢迎。蒋琬与他交谈的时候,杨戏常常默然不予应答。于是,侍卫单镐就乘机向蒋琬进言说:“您身为大司马,位崇言尊,连后主也要谦让几分,您和杨戏说话,这家伙居然不作回应,傲慢无礼,若不治罪,岂不过于宽容?”蒋琬听了,耐心地解释说:“每个人的思想不同,正如每个人的面目长相不同一样,当面表示顺从,一味奉承,而背后又说反对的话,这才是古人所告诫的。杨戏这个人,我是了解他的,他从不违心地恭维别人。我说的话,也不可能句句在理,他要赞许我吧,不是他的本心;要反对我吧,又怕我难堪。所以他就默默不语了,这正是他的耿直之处。而我正是从中觉察到自己的不足,这有什么不好呢?为何要治他的罪呢?”单镐听后感动地说:“丞相真是虚怀若谷,雅量过人!”

在举荐人才方面,他力避使用家乡人,以免给人以口实。蒋琬老家的一些人听说他在蜀汉当大官,就从家乡远赴蜀地想谋个官做做或者找商机搞点银子。对此,蒋琬一一拒绝,并专门给老家的父老乡亲写信,提醒他们不要来,来了也不会得到什么好处的。同时他警告在老家的亲戚们,不要打着他的名号在当地仗势欺人或者敲诈勒索。据说蜀汉时期,蒋琬老家的蒋姓人,没有一人在蜀地为官。

蒋琬当政期间,内安国事,外结东吴,并总揽蜀汉军政,驻军汉中,令魏军不敢来犯,还在历史上留下过“出类拔萃”“方整有威重”等较高的评价。其胸襟之宽厚、为人之磊落、理政之才德,为世人所敬重。其宽广的胸怀和公志为国的态度,对维护蜀国朝政内部的团结,起了不小的作用。蒋琬病死后,家中也并无厚财,俭朴为身。《蜀志﹒蒋琬传》评价:“蒋琬方整有威重,费祎宽济而博爱,咸承诸葛之成规,因循而不革,是以边境无虞,邦家和一,然犹未尽治小之宜,居静之理也。”这一评价是非常高的,勾画出了蒋琬大清官的形象。(作者单位:新化县教育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