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海钩沉

从王阳明心学中得到安宁

作者:admin_jjjc时间:2018/11/07 11:19:27浏览:

      人人自有定盘针,万化根源总在心。

  人到中年,多有困苦。迷茫中读到王阳明诗句,犹如炎炎夏日有清风徐来。遂又拾起《知行合一王阳明》,始读王阳明,犹如心有定盘针,渐得内心安宁。

   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立德、立功、立言的圣人。徐渭评价王羲之“以书掩其人”,王守仁则“以人掩其书”;一代文学宗师纪昀赞其诗亦秀逸有致,不独事功可称,其文章自足传世也;张岱评王阳明创良知一说,为暗室一炬;东乡平八郎则一生低首拜阳明;曾国藩,康有为,孙中山等人都极为推崇王阳明。

   名人们遵的不仅是王阳明心学是圣贤功夫,更敬其知行合一的俗世智慧。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并非得来自顿悟,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,最终砥砺出的人生境界。

   王阳明出生在浙江余姚一个显赫的家庭。天生早慧过人,三岁识字,十岁作诗。王阳明在十岁时,父亲王华前往京城参加会试,一月之后,高中状元及第,常住京城,第二年,王天叙带孙子王阳明进京团聚。赴京途中,到了金山寺,王阳明作诗一首,有人疑为其爷爷代作,手指敝月山房要求王阳明作诗。王阳明脱口而出:“山近月远觉月小,便道此山大如月。若有人眼大如天,还见山高月更圆。”众人纷纷称赞,不料,王阳明说道:“文章小事,何足挂齿!”此话一出,惊倒众人。

   王阳明的大事在一年后揭开了谜底。一天。他一本正经地问私塾先生:“何谓第一等事?”他的意思就是人生的终极价值到底是什么。先生吃了一惊,从来没有学生问过这样的问题,他作出了自认为最完美的回答:“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!”王阳明看着老师说:“我认为不是这样。”顿了顿,一脸郑重地继续说道:“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。”老师惊异无比,摇摇头说:“你这第一等事可是太高了.”

   在经历了新郎失踪和格竹子两件荒唐事后,王阳明进入了无趣的仕途。1506年,王阳明遇到人生最大的挫折。因反对宦官刘瑾直言上书朱厚照,被廷仗四十,下锦衣卫狱。贬至贵州龙场。

   龙场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棘中,蛇虺魍魉,蛊毒瘴疠。王阳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活下来。面对极度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身体的高度疲惫,他问自己:“如果一个圣人处在我这样的环境,他如何做?”为此,他日夜端居澄默,苦心思索,寻找着自己的真正道路。一个春夜,万籁俱静,王阳明着了魔一样的喊叫起来:“是了,是了……”黑暗之中,万丈光芒。心学诞生在电光石火间。那一年,是1508年,他36岁。龙场悟道为八个字:“吾性自足,不假外求。”用王阳明的解释就是,人人心中都有良知,良知无所不能,能解决一切问题,不需要任何外力来帮助。

   1527年正月,王阳明在江西赣州剿匪。他写信叮嘱弟子要全身心的“存天理去人欲”。为了让弟子对祛除人欲的难度有深刻认识,信中这样写道:“破山中贼易,破心中贼难。”山中贼是南赣土匪,心中贼是“人欲”,不出七情六欲。他教导弟子,通过违背良知而得到的名利权势,会时刻牵引着你的心,你总担心会失去它们,恐惧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,人必须在良知的指引下去争取你应该得到的东西,才有可能拥有选择是否恐惧的自由。

   在荡清南赣土匪和平定宁王叛乱后,王阳明经历了张忠团伙处心积虑地馋诬构陷而毫发无损后,王阳明心学来了一次质的飞跃。那就是“致良知”的顺势而出。他特别强调,某于良知之说,从百死千难中得来,非是容易见得到此。1527年,他重出江湖到广西剿匪,平定思田,治理广西,深受百姓爱戴。他从“致良知”得到了宁静于内,无敌于外的境界。

   这个实现了建功立业的圣人饱受着疾病折磨之苦。1529年,57岁的他走到了人生大限。在章江河畔的小船上,的他倒了下去,很久才睁开眼睛,看向弟子周积,说“我走了。”周积无声地流泪,问:“老师有何遗言?”王阳明用他在人生中最后一点力气向周积展现了一个微笑,说“此心光明,亦复何言?”他的眼睛开始迷离,慢慢的闭上,呼吸停止,此时,船不易察觉地晃了一下,一代圣贤就此离去。

   合上书本,回顾他的一生。十二岁立下圣人之志,中间经历了当众廷仗的奇耻,下狱待死的恐惧,流放南蛮的绝望,瘟疫横行的危险,荒山野岭的孤寂,无人问津的落寞,直至悟道的狂喜,得到的平静,虽经百死千难,其志却坚不可摧,圣人的信念支撑起了他全部的生命大厦,他终以光明峻伟的人格、表里澄澈的心灵,知行合一的力量挺立于天地之间。

   王阳明的“事功”都可随时间的推移与时代的转换而烟消云散,但其思想却历久弥新,在时间的长河里散发着永恒的璀璨之光。(泸溪胡灵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