廉政时评

党员干部当以“廉俭”为荣

作者:纪检监察审计室时间:2019/01/07 16:24:46浏览:

    北宋宰相王安石是一位以勤俭著称的官员,一件官服可以穿上几十年,宴客时的菜肴只有猪肉和胡饼,甚至客人嫌弃吃了一半的饼,他都要捡起来吃掉。在当时锦衣玉食的达官贵人里,王安石或许显得格格不入,但是他勤俭朴素的为人,清正廉洁的为官,却在经过近千年时光的洗礼后,仍旧为后人称道,值得我们每一个干部学习。(12月30日,复兴时评)
  “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”中华民族自古就有“居官之所恃者,在廉;其所以能廉者,在俭”的说法,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能否坚持勤俭朴素的生活,是对其自身清廉与否的最直观的判断,也是最贴近真实情况的判断。回想建国之初,伟大领袖毛主席一件毛巾睡衣穿了多年,三军统帅朱老总每顿不过是一碗米饭、三小碟菜、一个汤……今天,一些党员干部丢掉了“廉俭”,在灯红酒绿中“醉生梦死”,殊不知一步步滑向了腐败的深渊,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。
    大贤曾国藩曾在《挺经·勤廉》中这样说道:“唯俭可以养廉,唯勤可以生明。此二语是做好官的秘决,即是做好人的命脉。”咋一看,俭、廉、明三者好象“风马牛不相及”,没有什么实质性地内在联系。但细细琢磨之下,不难发现“俭、廉、明”三位一体,辩证统一,息息相关,富有哲理。俭为廉之根,廉为明之本,俭、廉,是为官从政的根本。党员干部工资收入是有明确规定的,决不能靠山吃山、以权谋私去“开源”,不然就会像电视专题片《永远在路上》里面的云南省委原书记白恩培一样,发出“我自己一年有十来万块钱,爱人是央企领导,一年也有几十万,完全够了”的迟来忏悔。

    亚圣孟子讲,“恭者不侮人,俭者不夺人”。宋代名臣李沆说,“巢林一枝,聊自足耳,安事丰屋哉。”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党员干部,更应当弘扬这一尚俭戒奢的美德,牢记曾文正公“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,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,则旁人韪之,鬼神许之,以为彼自食其力也”的告诫,警惕奢靡享乐的诱惑,自觉向高标准看齐,切实做到“心不动于微利之诱,目不炫于五色之惑”,以俭养廉,让廉俭成为一种习惯、一种品格、一种荣耀。(来源:中国廉政文化建设网)